工业地暖系统






一种辐射对流采暖制冷板
CN 202630506 U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暖制冷板,包括传热面板和传热面板底部的工质传送段,工质传送段内有与外界冷/热源连接的工质输送管,所述传热面板包括由上下多层框体组成的结构框,并在每层框体上安装传热管,所述工质输送管通过热量传送管分别与各层传热管连通,所述传热管外填充蓄热层,所述蓄热层的一侧从内向外依次设有内结构层和内装饰层而蓄热层的另一侧从内向外依次设有保温层、外结构层和外装饰层。该蓄热式辐射对流采暖制冷板的工质可在板内循环,温度场均匀,具有蓄热能力,且寿命长。
权利要求(4)
1. 一种辐射对流采暖制冷板,包括传热面板和传热面板底部的工质传送段,工质传送段内有与外界冷/热源连接的工质输送管(16),其特征是,所述传热面板包括由上下多层框体组成的结构框(2),并在每层框体上安装传热管(I ),所述工质输送管(16)通过热量传送管(3 )分别与各层传热管(I)连通,所述传热管(I)外填充蓄热层(5 ),所述蓄热层(5 )的一侧从内向外依次设有内结构层(9)和内装饰层(10)而蓄热层(5)的另一侧从内向外依次设有保温层(6 )、外结构层(7 )和外装饰层(8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蓄热式辐射对流采暖制冷板,其特征是,所述传热面板顶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上结构层(11)和上装饰层(12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蓄热式辐射对流采暖制冷板,其特征是,所述上结构层(11)底部设有保温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蓄热式辐射对流采暖制冷板,其特征是,所述传热管(I)为翅片管,且结构框(2)的每层框体上设有与翅片管(I)对应的槽道。
说明
一种辐射对流采暖制冷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暖制冷板。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外发展的制冷采暖末端分为对流型和辐射型,对流型的就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空调末端(分机,盘管,风柜等),辐射型目前主要是毛细管末端和冷梁,以及地板采暖等等,兼部分具有制冷采暖功能,且部分具备蓄能保温能力。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采暖能力下降,寿命短,耗能大。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同,提供一种蓄热式辐射对流采暖制 冷板,工质可在板内循环,温度场均匀,具有蓄热能力,且寿命长。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辐射对流采暖制冷板,包括传热面板和传热面板底部的工质传送段,工质传送段内有与外界冷/热源连接的工质输送管,所述传热面板包括由上下多层框体组成的结构框,并在每层框体上安装传热管,所述工质输送管通过热量传送管分别与各层传热管连通,所述传热管外填充蓄热层,所述蓄热层的一侧从内向外依次设有内结构层和内装饰层而蓄热层的另一侧从内向外依次设有保温层、外结构层和外装饰层。
[0005] 所述传热面板可以使单面或者多面为传热面或者是非传热面。
[000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包括传热为主的传热面板和工质传送段,传热面板位于工质传送段的顶端,传热管将热量传至蓄热层,蓄热层将热量分别传至内结构层和保温层,热量在保温层内被保留,而传至内结构层的热量再传递到内装饰层,进而将热量通过热辐射、热对流和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带出。
[0007] 传热面板顶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上结构层和上装饰层,可向顶部进行热辐射、热对流和热传导。
[0008] 上结构层底部设有保温层,则底部只能蓄热,不能进行热辐射、热对流和热传导。
[0009] 所述传热管为翅片管,且结构框的每层框体上设有与翅片管对应的槽道,该槽道为螺旋或者是非螺旋。
[0010] 该辐射对流采暖制冷板可根据需加热或冷却的不同对象(材料、设施,及动植物和工件及人员等)的工作位置和环境的需要进行组合,组合而成的成果包括与建筑结构相结合的带制冷采暖的建筑物构配件(墙体,地板,梁柱),和可以作为装饰用的地板,顶板,墙裙,装饰板,隔板,室内分隔板或者包装箱板,工件托板,工件冷房或者暖房围护板,及为工位设置的工位围合板,座椅,工作台,和小型区域性空调板及高大空间的局部空调板等使用,图2为其中一种组合方式。
[0011]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辐射对流采暖制冷板,传热面积大且迅速,蓄热能力大,对热的响应速度快,其有益的效果是其传热方式为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的综合作用,具有热传递对象作用距离短,热传递速度快,升温降温效果好,温度梯度小,省材料,省安装,兼有蓄能和保温的多种效果,具有成规模推广的潜力,板体综合运用了小温差传热,热蓄能,加强热辐射等技术,热辐射和热对流的综合作用,可根据用户工位及工件和需升温或降温用户对环境的温湿度要求及冷却和升温要求进行接触式或者非接触式的升温或降温,并根据上述要求设置和定制大小合适的多块多样化模块式采暖制冷板进行组合,通过外接系统进行制冷采暖,可以有效减少制冷采暖区域,且可有效地减小人体附近的温度梯度,提供高舒适性的稳态冷(热)环境,减少室内温度或空气对流所产生的冷热损失,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使热量及时到达需要使用的场所,而避开浪费热量的区域,是使用人在空调区域内的感觉是环境冷热,接近于自然界的冷热感觉,避免了普通空调的吹风感和普通空调的巨大空调机组的末端设备和安装量。不光适应人体的制冷采暖需求,且对于工件 和特殊动植物的之冷场采暖也能够很好的适应,无吹风感。


附图说明
[0012]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采暖制冷板的一种组合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如图I所示,一种辐射对流采暖制冷板,包括传热面板和传热面板底部的工质传送段,工质传送段内有与外界冷/热源连接的工质输送管16,所述传热面板包括由上下多层框体组成的结构框2,并在每层框体上安装传热管I,所述工质输送管16通过热量传送管3分别与各层传热管I连通,所述传热管I外填充蓄热层5,所述蓄热层5的一侧从内向外依次设有内结构层9和内装饰层10而蓄热层5的另一侧从内向外依次设有保温层6、外结构层7和外装饰层8。
[0015] 所述传热面板顶部从下至上依次设有上结构层11和上装饰层12。
[0016] 所述传热管I为翅片管,且结构框2的每层框体上设有与翅片管I对应的螺旋槽道。
[0017] 所述传热管I为翅片管,管道及管道翅片均可由金属或者是非金属(PE, PPR, RPAP5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构成,翅片的表面是均匀连续的或者是非均匀带开口的,且结构框2的每层框体上设有与翅片管I对应的螺旋槽道。
[0018] 蓄热层5是一种以改性石蜡为基材,使用有机物化合物石蜡脂肪酸微囊作为蓄热材料,或者也可以是三合土,硅钙板,石膏板,各种水泥砂浆,各种混凝土,水泥砖,各种纤维密度板,木板或者木制,塑胶制,纸质板材或者其他的多孔空心或者实心建筑或者装饰,包装结构材料的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构成.
[0019] 保温层6是一种以目前市面常用的高分子聚合材料(酚醛,聚氨酯,泡沫保温板等)构成的,其位于板面段的非传热面,用于阻断热的传递。
[0020] 外结构层7、内结构层9和上结构层11作为整个板面的外部的结构层,由三合土,加气混凝土,加气砂浆,珍珠岩,硅钙板,石膏板,各种水泥砂浆,各种混凝土,水泥砖,或者其他的多孔空心保温蓄能结构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构成,其表面形状直接决定板的成型表面形状和表面特性。[0021] 外装饰层8、内装饰层10和上装饰层12接受与之接触的结构层的热量且向外界进行热辐射、热对流和热传导的多种方式的热传递。其材质为表面装饰材质,其材质为表面化纤物,纺织物,皮革,玻璃,金属,木材,天然或合成橡胶制品,天然或者人造石,表面块砖,塑料纤维,毛纤维,棉纤维,碳纤维,表面涂料的一种或者几种构成。起到表面装饰或或者隔音,隔热,隔振,及增强使用舒适度的作用,并且部分添加了增加表面疏水的蜡质材料。 [0022] 如图2所示,该蓄热式辐射对流采暖制冷板应用到工位空调,由侧板21、背板22、面板23、角板24、地面板25、顶部26、座位板27和工作台板28拼装而成。

一种辐射式汽车采暖和制冷系统
CN 203637512 U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辐射式汽车采暖和制冷系统,以降低噪声,改善乘客的舒适度。本实用新型包括制冷单元、采暖单元及控制单元,所述制冷单元由空调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冷媒电磁阀、低温辐射板构成,所述空调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冷媒电磁阀、低温辐射板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所述采暖单元由发动机热水循环系统、节温器、热水电磁阀、热水散热器构成,所述发动机热水循环系统、节温器、热水电磁阀、热水散热器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本实用新型利用热水散热器和低温辐射板替代了传统汽车空调系统中的HVAC总成,从而将传统的强制对流传热改为辐射传热,既能为乘客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驾乘环境,又可以节约能源损耗。
权利要求(6)
1.一种辐射式汽车采暖和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单元、采暖单元及控制制冷单元、采暖单元工作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单元由空调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冷媒电磁阀、低温辐射板构成,所述空调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冷媒电磁阀、低温辐射板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所述采暖单元由发动机热水循环系统、节温器、热水电磁阀、热水散热器构成,所述发动机热水循环系统、节温器、热水电磁阀、热水散热器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式汽车采暖和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传感器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压力开关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传感器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压力开关模块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式汽车采暖和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阳光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车内温度传感器、热水散热器表面温度传感器、低温辐射板表面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辐射式汽车采暖和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辐射板集成设置在汽车顶棚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辐射式汽车采暖和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散热器集成设置在车内地板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辐射式汽车采暖和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采暖和制冷系统还设置有进风口和位于进风口处的风机,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个新风控制模块。
说明
一种辐射式汽车采暖和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辐射式汽车采暖和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汽车采暖和制冷系统中,采用的是通过HVAC鼓风机强制进行对流传热,这种传统系统由于米用了 HVAC鼓风机,HVAC鼓风机的功率很大,其产生的电磁福射也很大,同时还存在噪声大、消耗电能大的缺点,而且HVAC鼓风机吹风时容易将车内管路的异味吹至乘客舱内,同时制冷和制热不够均匀,造成乘客舒适感差。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辐射式汽车采暖和制冷系统,以降低噪声,改善乘客的舒适度。
[0004] 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式汽车采暖和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单元、采暖单元及控制制冷单元、采暖单元工作的控制单元,关键在于所述制冷单元由空调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冷媒电磁阀、低温辐射板构成,所述空调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冷媒电磁阀、低温辐射板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所述采暖单元由发动机热水循环系统、节温器、热水电磁阀、热水散热器构成,所述发动机热水循环系统、节温器、热水电磁阀、热水散热器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0005]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热水散热器和低温辐射板来取代传统的汽车空调系统HVAC总成,使得汽车内部的换热由传统的强制对流变为辐射传热,因此传统的空调鼓风机运行产生的那部分噪声可完全消失,其中包括鼓风机自身运行的工作噪音以及通过HVAC壳体及整车风道产生的风噪声,极大的改善了传统空调产生的车内噪音情况,用于鼓风机运行的电能也可以节省下来,亦无EMC电磁兼容等问题,同时避免了由于空调吹风可能导致的出风异味等问题。
[0006]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传感器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压力开关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传感器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压力开关模块相连。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压力开关模块的数据来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
[0007] 具体来说,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阳光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车内温度传感器、热水散热器表面温度传感器、低温辐射板表面温度传感器,可以较为全面地衡量各种因素,从而为乘客提供更为舒适的环境。
[0008] 具体来说,所述低温辐射板集成设置在汽车顶棚内;所述热水散热器集成设置在车内地板内,以保证低温辐射板和热水散热器均具有较大的辐射面积。
[0009] 进一步地,该采暖和制冷系统还设置有进风口和位于进风口处的风机,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一个新风控制模块。由于该风机仅仅用于新风的引入,因此功率较小,不会产生太大的噪声。[0010] 本实用新型的辐射式汽车采暖和制冷系统利用热水散热器和低温辐射板替代了传统汽车空调系统中的HVAC总成,从而将传统的强制对流传热改为辐射传热,既能为乘客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驾乘环境,又可以节约能源损耗。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制冷单元的原理图。
[0012] 图2为采暖单元的原理图。
[0013] 图3为控制单元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 实施例1:
[0016]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的的辐射式汽车采暖和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单元、采暖单元、新风单元及控制制冷单元、采暖单元、新风单元工作的控制单元,所述制冷单元由空调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装置3 (即膨胀阀)、冷媒电磁阀4、低温辐射板5构成,所述空调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装置3、冷媒电磁阀4、低温辐射板5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所述采暖单元由发动机热水循环系统6、节温器7、热水电磁阀8、热水散热器9构成,所述发动机热水循环系统6、节温器7、热水电磁阀8、热水散热器9依次连接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所述新风单元由进风口和位于进风口处的风机构成。
[0017]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10、传感器模块11、温度控制模块12、压力开关模块13和新风控制模块14,所述控制模块10分别与传感器模块11、温度控制模块12、压力开关模块13、新风控制模块14相连。控制单元10根据传感器模块11、温度控制模块12、压力开关模块13的数据来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
[0018] 具体来说,所述传感器模块11包括阳光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车内温度传感器、热水散热器9表面温度传感器、低温辐射板5表面温度传感器,可以较为全面地衡量各种因素,从而为乘客提供更为舒适的环境。
[0019] 具体来说,所述低温辐射板5集成设置在汽车顶棚内;所述热水散热器9集成设置在车内地板内,以保证低温辐射板5和热水散热器9均具有较大的辐射面积。
[0020]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热水散热器9和低温辐射板5来取代传统的汽车空调系统HVAC总成,使得汽车内部的换热由传统的强制对流变为辐射传热,因此传统的空调鼓风机运行产生的那部分噪声可完全消失,其中包括鼓风机自身运行的工作噪音以及通过HVAC壳体及整车风道产生的风噪声,极大的改善了传统空调产生的车内噪音情况,用于鼓风机运行的电能也可以节省下来,亦无EMC电磁兼容等问题,同时避免了由于空调吹风可能导致的出风异味等问题。
[0021] 制冷控制方式如下:空调A/C请求信号发送至发动机E⑶,发动机E⑶同时获取空调系统中压力开关模块的信号输出,若正常则空调压缩机I开始启动工作,制冷系统工作运行。乘客利用温度控制模块输入温度需求,控制模块接收各传感器的信号,根据该信号的输出来调节低温辐射板5的通断数目,对于温度调节的优先级原则是最节能,例:夏季时车内设定温度为25°C,则空调A/C请求信号发出,发动机E⑶获取正常的压力开关输出信号后,控制空调压缩机I吸合工作,空调控制模块同时接收各个传感器及温度需求的信号,随后调节低温辐射板5模块的通断数目,此时热水散热器9模块全部关闭,在车内热负荷大时低温辐射板5接通数目增加,热负荷小时低温辐射板5接通数目减少。
[0022] 采暖方式如下:控制模块接收各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采暖单元内的热水循环流量或速度,同时调节热水散热器9的通断数目,从而控制采暖辐射的进行。
[0023] 在某一时刻只能进行单一类型的调节,或低温辐射板5、或热水散热器9、或二者都不工作,不会出现热水散热器9和低温辐射板5同时工作的情况。
现场图片
















北京地暖公司清单

工程案例

红塔优势

红塔简介


售后服务

联系红塔

项目信息
业主:
地点:
项目类型: 咨询和方案设计
建筑面积: 4000平方米
开始日期: 2013年6月
工期: 4 月
项目类型: 设计-施工(交钥匙)
建筑面积: 8000平方米
开始日期: 2007年7月
工期: 10 月
街景
观感
项目类型: 设计-施工(交钥匙)- 阶段 II ( 扩建 )
建筑面积: 4500平方米
开始日期: 2010年7月
工期: 10 月
3D效果图
观感
项目类型: 设计-施工(交钥匙)
建筑面积: 8000平方米
开始日期: 2014年6月
正面视图
项目类型: 扩建
建筑面积: 18000平方米
开始日期: 2012年10月
工期: 12 月
鸟瞰
街景